top of page
作家相片景澤創意

【活動紀錄】 環境與人相知,共創濕地的藝術經驗 — 跨越那道隔離濕地的牆

撰文|吳思儒


大漢溪的河畔綿延著長長的自行車道,是新北市民與臺北市民平時的休閒、遊憩區,今年7至8月,路過大漢溪生態廊道服務中心的民眾不禁好奇,怎麼會有一群人密集對著漂流木敲敲打打,有另一群人或坐或站的綑綁稻草?


這段期間是共生 — 新北濕地藝術季藝術家的創作期,作品《向上》的創作者陳瑞錦,以及《迴圓》的創作者蔡依潔、蔡宜樺,在埋頭創作之中,與民眾、與作品、與濕地對話,累積成了層層提問,新北市濕地藝術季的策展人吳思儒說:「藝術是提出問題,等待發酵。」撥開等待的內裡,透過8月24日晚上的座談會現場,陳瑞錦及蔡宜樺與志工、對環境藝術有興趣的民眾面對面,聊聊這三個月以來的創作。



協作式創作,圈起人與人的關係

除了藝術家,作品的製作還由媒合而來的藝術季志工,以及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的濕地志工來協助完成。陳瑞錦說,這也是她第一次沒有自己的班底來幫忙,製作過程中,她不斷在想該怎麼鼓勵志工,也和回國的年輕志工分享在地的濕地經驗。而作品的媒材稻草,可以說是「修行的道場」,繁瑣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的創作,讓陳瑞錦不禁想起童年回憶 — — 臺灣五○年代的代工狀態。


陳瑞錦說:「我的作品在製作時滿枯燥的,那個時期大家都在趕工,在這修行的過程,志工們也感覺到一種溫度。這是一個純手工的作品,透過不同的人的手去纏繞,也把心思、情緒纏繞進去,所以稻草有時候鬆、有時候緊。在鬆、緊之間,慢慢形成一個零件,然後再組合起來。透過我們的手,讓作品不斷地向上。只有共生我們才能夠向上。」



陳瑞錦的作品以大量、手工將稻草捻線,縫及繞圈慢慢堆砌向上。


與志工的合作、交流,是藝術家前所未有的經驗,更讓這次的創作變得有趣。蔡宜樺說,以往都是她獨立作業,這次有志工的幫忙,不能只是在內心決定後就行動,必須教導、說明、解釋自己為什麼這麼做。「有一位濕地志工土地公爺爺還會每天監督我,說我怎麼還沒來。某次有人要動作品的時候,土地公爺爺馬上就說『那是我的作品!不要動!』那時候我才意識到,這是我們協作的作品。」


為什麼刻意安排志工參與創作?策展人說明,對大漢溪生態廊道的濕地志工來說,濕地是他們再熟悉不過的地方,藉由藝術季,他們能夠以不同的角度看待濕地,也許志工會重新再看濕地有什麼事情可以做。濕地,是融合人與藝術的場域。


《向上》以蟻窩為形,共同合作為精神。



《迴圓》象徵莫比烏斯帶,意喻永續。


改變彼此關係的一場實驗

因為好奇而提問的民眾,雖然沒有預約導覽,卻能接觸到濕地志工與藝術家,開始漸漸建立起濕地與在地的印象。比如,被反覆提問的,是取之於此、用之於此的媒材稻草,「這裡有種稻?」有的,但是種了卻不能吃,因為水有汙染。大漢溪的人工濕地承接新北市大量的生活汙水,透過多種植物的作用,淨化水質,「在緊密接觸的過程中,發現裡面很多空包彈!」陳瑞錦一開始也相當驚訝,因此開始思索自己的創作跟水稻之間的關係,於是得出「藝術創作是延續它們的生命力」的想法。


而另一件作品《迴圓》因為使用漂流木作為媒材,蔡宜樺總舉著電鑽、鐵鋸、砂輪機細修木頭的形狀,「路過的民眾很多看不下去,就跑過來跟我說我幫妳。」蔡宜樺說,這場創作好像激起了不少人的助人慾望。


蔡宜樺的創作需要大量的木工,經常激起路過居民的助人慾望。


除了以問句提問或出力協助的民眾,還有一些人可能騎腳踏車、散步,或者唱歌,這些都變成藝術家與志工的每日觀察。如此,這些城市中因快速而不曾注意到的景致,也因這樣的凝視,而有了相互的輕微交流。策展人說:「相較於其他地方,大漢溪的濕地其實很具開放性,我們希望這個藝術季是去改變彼此關係的一個測試,大家可能會開始有一些想法與想像。」


策展人吳思儒緩緩道出藝術季的安排。


魚就死在不遠之處

首次與濕地這麼接近的兩位藝術家,從陌生到熟悉,逐漸與濕地共同呼吸,但大漢溪卻突然傳來陣陣惡臭。8月中旬,魚群在大漢溪大量死亡。在場的每個人聊起死魚事件,都揚起了精神,也不禁討論起來:為什麼魚會大量死亡?是因為炙熱高溫嗎?有可能是因為污染嗎?具有環境教育專業的策展人吳思儒,先是說明了環境因素是複雜而多樣的,亦點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這件事沒人在意,就不會有後續的追蹤,所以我們希望人與環境的連結是不要斷掉的。」切身感受到屍臭味、目睹事件的處理過程,志工跟藝術家都處在這個事件當中,這個連結才被意外地建立起來。


回應到一開場策展人拋出的問題:「有哪件事可以讓大家再回去河濱、回去濕地?」現在人們生活步調快,很少有時間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都市建設,也讓親近自然的機會變得稀少,因此對於環境,人們的感知是很低的。這次的死魚事件,就僅隔著一道堤防的牆,而濕地也僅在一牆之外,有多少人會關心?


新海二期人工濕地就位於新月橋下。


跨越那一道牆

綿延在新北市與臺北市交界的堤防,陳瑞錦每日都會騎經,她回憶第一次時前往花了不少時間,但熟悉後就很快了。在路程上,她開始思考自然與人工造物「牆」與自然的「河」之間的互動。那道高高的牆,實則隱藏著人的恐懼與不安。在場的志工分享,以前就有過颱風過境而家裡淹水的經驗,而之所以聳起堤防,原意是要讓人居住的地方處於安定的狀態。但策展人吳思儒補充,在人口大量進駐的過程中,河川其實是被限縮了,其生命力被限縮在一定的空間,那道牆,不僅隔絕了河水、阻斷了連結,也讓濕地提供的降溫、防洪功能,隱沒在城市的角落不為人所知。


兩位藝術家在座談會上提出疑問,也把之前觀察到的問題往下挖掘。


蔡宜樺說:「有一個需要跨越的牆壁,才能到達濕地,我發現人跟自然真的太脫節了,應該再把濕地多推廣出去。在新月橋這次創作的過程裡,我發現我變得比較敏感,會去觀察作品的影子,我的作品在這裡有很多不同的觀察角度,這跟我以前在美術館展出的經驗很不一樣。」


與濕地的認識,跟著藝術品逐漸成形,人與濕地也共同經歷了生活與事件的反思,這段歷程也跨越了那道牆,帶領關係走到互動的層面,讓「共生」這層意義,開始在水面下緩緩流動。


左為《向上》創作者陳瑞錦,右為《迴圓》創作者之一蔡宜樺。


共生—2018新北濕地藝術季 展期|08.18(六)-09.18(二) 地點|新北市板橋區新月橋下 活動連結|https://bit.ly/2Q6RaQj

63 次查看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