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嘴鷸是來自西伯利亞的嬌客,每年從俄羅斯北冰洋苔原地帶遷移至南亞和東南亞沿海度冬,春秋遷徙時過境臺灣。漫漫旅程,長達一萬多公里,而牠們的身軀平均長度卻僅有15公分!
宛如湯匙的嘴喙尖端
體型嬌小的琵嘴鷸,身長約14公分到16公分。繁殖羽的成鳥,頭、頸與胸均為紅棕色,並帶有暗褐色縱紋;非繁殖羽的體色轉為灰褐色。琵嘴鷸經常混居於紅胸濱鷸群中,不容易辨識出來,如果想尋找牠,就需在鷸科水鳥群中,睜大眼睛,一隻隻地細看牠那短短2公分的嘴喙。 牠最鮮明的特徵即是造型特殊的嘴喙,形狀有如一支湯匙,也像一把小煎鏟,或似琵琶的嘴喙,前端寬而扁平。這種喙如匙狀的小型鳥,主要出現在河口、沙洲,與海岸濕地。覓食的時候,會將嘴喙深入泥中,在泥灘上左右掃動,搜尋無脊椎生物如蠕蟲為食,身形輕靈,可說是沿海泥灘專家。 琵嘴鷸的鳴聲輕微,飛行時叫聲是柔軟的。求偶鳴唱時,會間歇地發出嗡嗡聲及漸沉的「皮-比-比」啼囀聲。雄性會透過表演飛行技藝以達到求偶目的,例如短距離的盤旋、打轉,一邊鳴唱一邊急速下沉,嗓音低調,身姿卻炫目無比。
全球僅剩400隻 瀕臨滅絕
每年六到七月間,琵嘴鷸於凍土層的海岸地區築巢,繁殖地僅在俄羅斯東北的楚科奇半島及堪察加半島地峽附近。秋季時,則沿著太平洋西岸向南遷移,經過日本、朝鮮半島、中國沿海、香港及臺灣,遷徙到南亞與東南亞一帶度冬,其中僅有少數地點是穩定的度冬區。 臺灣發現琵嘴鷸的首次紀錄,是在1985年的大肚溪口,目前在臺灣是稀有的過境鳥,每年紀錄少於10隻,2016年被列為臺灣鳥類紅皮書的瀕危鳥種,非常稀有罕見。 以全球數量而言,1970年琵嘴鷸還有近2000到2800對的紀錄,2000年數量驟減,下降到1000對。2004年在IUCN紅色名錄中由「易危」調升到至「瀕危」級別,2008年時更進一步提升至到「極度瀕危」級別,瀕臨滅絕。根據國際鳥盟的估計,目前全球族群只剩下約400隻。
繁殖地與遷徙中繼站的消失
琵嘴鷸的生存威脅,主要來自於繁殖地、遷徙中繼站、度冬區棲地受到破壞,棲地的喪失使數量急遽下降。其中,南韓的新萬金防潮堤,因大型填海計劃而致四萬公頃的濕地遭到破壞;中國黃海一帶的開發,也造成棲地消失。每年,也有為數不少的琵嘴鷸在遷移途中的濕地被捕獵,食源減少及汙染等因素,同樣影響牠們的生存。而全球暖化現象,造成琵嘴鷸所需的的凍土層繁殖地持續減少,直接影響了可繁殖後代的機會。
保護度冬區 啟動人工繁殖計畫
目前,受保護的濕地包括中國的鹽城、香港的米埔濕地,及印度的卡利米爾角和奇爾瓦湖。研究團隊在緬甸的兩個海岸,找到至少84隻琵嘴鷸,表示當地是相當重要的度冬區。國際鳥盟除了密切關注這兩處濕地,也希望研究出琵嘴鷸度冬南遷途中過境濕地的所有地點。 2011年起,英國的野鳥和濕地信託(The Wildfowl & Wetlands Trust)開始啟動人工繁殖的工作,將琵嘴鷸的鳥蛋,從俄羅斯帶到英國的保育中心,進行人工孵化繁殖。兩年間計有27隻幼鳥孵化成功。這項人工孵育計畫將持續進行。 在臺灣,曾在2014年於金門慈湖灘地觀察到兩隻琵嘴鷸,其中一隻腳上帶有淺綠色的編碼足旗,研究團隊將訊息傳送至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所轄的琵嘴鷸繁殖保育行動計劃,得知是2012年在俄羅斯楚科奇地區人工復育出來的雛鳥。 台南將軍一帶的溼地、台南七股、蘭陽溪口、桃園大園、台北關渡等等,也有琵嘴鷸過境現蹤的記錄。珍稀的琵嘴鷸,繁殖地、棲地、與遷徙中繼站卻面臨種種破壞,能看到牠們過境臺灣,休憩覓食,真是我們的莫大榮幸。珍惜臺灣的沙洲和溼地,讓牠們能夠安棲,順利地往返西伯利亞,繼續繁衍——除了祝福,更需要關注濕地保育,為每一隻鳥兒護衛生存福祉。
參考資料
琵嘴鷸的基本資料 https://taieol.tw/pages/72970
琵嘴鷸的特徵與棲地危機 https://e-info.org.tw/node/208181
琵嘴鷸的全球分布圖與鳴叫聲 https://ebird.org/species/spbsan1?siteLanguage=zh
琵嘴鷸現蹤臺灣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389246
關於【極危動物】系列 — — 臺灣極危五大脊椎動物
有許多動物正面臨滅絕的危機,讓我們看看牠們、想想牠們的處境,進而在生活中選出一個良善相處的方式吧!臺灣極危五大脊椎動物們來自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與林務局發表的「紅皮書名錄」,這名錄讓我們更了解牠們生存受威脅的狀況,而五大類群包含陸域哺乳類、鳥類、陸域爬行類、兩生類、淡水魚類,共評估617種,其中極危的動物就有15種!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