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臺北城.時光旅】日治時期臺北車站與鐵路運輸

火車站是一個城市最重要的進出門戶。臺灣的火車站中,臺北車站是交通運輸量最大、來往旅客最多的車站。從19世紀末設站至今,臺北車站經歷了四代建築變遷,映照出車站與臺北城的關係,也反映了車站在產業發展和運輸角色上的重要性。回溯臺北車站與鐵路的一頁歷史,望見了臺灣山林物資、產業、與城市發展的重要縮影。



文藝復興風格的第二代車站 豪華的台灣鐵道飯店

將時光返回至日治時期。台灣的車站與鐵道系統於清代發韌,至日治時期建構完整,對台灣的現代化影響巨大。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興建鐵路,隨著基隆至新竹間鐵道通車,1891年在大稻埕河溝頭街(今中興醫院一帶)建造第一代臺北車站,為一座歐洲棚式車站。當時淡水河流域的物產貿易興起,特別是茶葉,大稻埕繼艋舺之後成為重要的貿易據點,臺灣經濟重心逐漸北移。


日治初期臺北車站改建,第二代車站兼營客運與貨運,為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紅磚造建築,具斜式屋頂及山字形外觀,站內設施有挑高式大廳、女性專用候車室及化妝室、貴賓室,站前廣場有亮麗的噴水池。而因縱貫鐵路改線、市區改正計畫等因素,車站位置遷移到臺北城北門城牆北側。城牆拆除後,原本牆基與護城河地帶闢建為三線路,為具有三條車道、中間有兩條安全島綠帶的林蔭大道。


此時期的臺北車站稱為「臺北停車場」,斜對面還有間台灣鐵道飯店,是台灣第一座西式飯店旅館,外觀氣派典雅,設備豪華。二次大戰時毀於聯軍空襲,現址就在新光摩天大樓。


由於臺北市區發展快速,車站空間不敷使用,1941年啟用的第三代臺北車站,無論在面積與功能都大為擴增,為帶有現代主義風格的方塊型鋼筋水泥建築,是一座四方形左右對稱的站房。名稱則改為「臺北驛」。

鐵道陸運取代內河航運 山林物資經由縱貫線快速輸送

火車站是一個城市最重要的進出門戶,既是生活的地方,又是生產的地方,供原物料集散進出。伴隨台灣民營人力輕便鐵道的普遍設立,再搭配縱貫鐵道的分段通車,清末台灣茶葉與樟腦運輸模式逐漸從以「內河航運」為主轉變成以「陸運」為主。以桃園與新竹的茶葉與樟腦而言,降低了對於原本作為集散地之大溪的依賴,可以直接從產地透過縱貫鐵道運輸到加工地,到達最大集散市場的大稻埕與艋舺。


日治時期鐵路縱貫線的完工,使得臺灣南北之間的運輸更加便利,促進城鎮的發展,也使得臺灣西部沿海各港除了基隆、打狗(高雄)之外,由於航運功能被鐵道取代而衰退。同時,臺灣各地的產業,因縱貫線而開始大幅發展,如基隆的煤礦、苗栗的樟腦、中部稻米、與各製糖會社的蔗糖,臺灣各地的物產經由縱貫線快速地輸送,經由基隆、打狗二港輸出。


當時台灣人力輕便鐵道搭配縱貫鐵道對於茶葉與樟腦運輸的最大助益,為提供一個比內河航運更穩定而快速的運輸手段,鐵路陸運取代了原本的內河航運。透過日本政府所建構的現代交通網絡,台灣島內統一市場形成的條件已然具備,此一現代交通網絡,對於重要商品運輸帶來革命性影響。日本政府所開展的現代交通建設,是台灣現代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


車站與鐵道交通建設 促進台灣現代化

現今的臺北車站為第四代,因鐵路地下化工程及臺北都會人口增加而重新建造,從1989年啟用至今,為中式傳統建築設計。回顧一頁鐵道與車站史,猶如望見台灣城市變遷與產業開發之路;日治時臺北車站的繁華景況,顯示了臺北躍升為台灣最大城市的位置,確立了陸運運輸從此取代內河航運的地位,也揭示了鐵路縱貫線與北部山林物產開發的齊頭並進,及鐵道交通建設與經濟發展及台灣現代化的關聯。認識台灣這片土地,瞭解城市興衰與山林產業,從熟悉的臺北車站,竟可回溯如此豐富的人與環境百年滄桑。


延伸閱讀

1,180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