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桃園市龜山苗圃綠環境生態園區
環境教育委託經營管理-後續擴充
環境生態園區
龜山苗圃
環境教育
|背景|
龜山苗圃為桃園市政府農業局所管轄,在桃園縣改制為直轄市之前即已設立,與大溪區的石門苗圃和八德苗圃,皆為桃園市各機關、學校、社區等單位取得苗木植栽的場所。龜山苗圃已做為育苗場所及提供苗木20餘年,至2017年,龜山苗圃規劃設置「綠環境生態園區」,進行園區轉型活化、對外開放,以發展「森林公園」模式的環境教育場域,多元運用的同時提供民眾遊憩空間。
|目標|
(一)、創造多元推廣活動,宣傳苗圃功能價值
(二)、營造兼具教育與游遊戲意涵的場域
(三)、成為永續城市主軸特色設施場所
|課題|
(一)、如何發展系統性的環教境教育活動規劃,吸引遊客參與
(二)、如何優化場域設施,營造兼顧教育與遊憩空間
(三)、如何深化場域特色,推廣苗圃價值及認同
|策略|
從基礎樹木照護功能到周邊資源整合,逐步邁向場域永續經營管理,發展成為結合樹木議題與在地環境永續的典範場域。園區內的樹木提供氣候調節、生物多樣性及教育等生態系統服務之功能,達到環境永續,透過地方經驗,結合國際永續發展目標(SDGs),接軌國際,提倡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重要性,藉由樹木調適、基礎設施、生態保育,作為場域課程活動規劃構想基礎。藉由互動體驗與教育活動,讓來訪遊客獲得有趣且具價值的學習經驗,創造遊客感知價值、提高回訪率與場域影響力。
|方法|
環境教育推廣
藉由環境教育課程的推廣,持續拉近人們與樹木的距離,引領民眾認識樹木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並認同苗圃對於城市永續發展的價值,進而投入環境改善行動。
目前已有3套課程方案獲得國家環境研究院認證,包括「龜山苗圃的前世今生」-認識龜山苗圃的特色及功能、「樹木保衛戰」-透過觀察與遊戲,了解永續環境的意涵;「綠意小園丁」-認識樹木提供的生態系服務功能,由動手體驗驗苗木換盆,學習樹木照顧知識等課程,提供學校單位申請。
並配合農業局保育政策或環境部永續發展策略推出新課程:「秘境碳險」-聚焦樹木減碳與環境部淨零綠生活;「植物養成記」-探索生物多樣性與外來入侵種議題,將保育政策與場域資源相結合,強化生態保育與永續教育的實踐。
園區經營管理
線上與線下整合行銷,從線上平台吸引潛在遊客,再到線下活動強化影響力,最終達到長期的忠誠度與回訪率。
為提供更完整的園區服務,團隊設置自導式APP「樹精靈的奇幻旅程」,透過語音導覽,讓來訪民眾認識園區樹木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永續意涵;同時為增加服務能量,協助成立、培訓及經營志工隊,經由培訓課程提升志工相關知能,培訓志工成為永續環境理念之推手。
積極經營園區社群平台,透過臉書、Instagram平台每週發文與視覺化行銷,定期分享園區資訊、課程活動及生態知識、專文介紹等主題,並展示園區的特色資源,吸引更多網路用戶關注與互動,有效提升園區的曝光率與知名度,強化園區形象。
|成果|
環境教育基地:
持續推廣辦理園區課程方案及多元化活動進行推廣,並配合農業局保育政策或環境部永續發展策略推出新課程:「秘境碳險」-聚焦樹木減碳與環境部淨零綠生活;「植物養成記」-探索生物多樣性與外來入侵種議題,將保育政策與場域資源相結合,強化生態保育與永續教育的實踐。
園區行銷推廣:
針對不同客群需求,推出多元遊園形式,包括學校申請環境教育課程、團體預約導覽服務,同時推動自導式導覽體驗,提升自主來訪遊客參觀體驗;並配合季節主題,提供多樣手作活動,促進人與自然互動,113年服務人次達5061人次,園區臉書粉絲人數增加106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