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澤創意2021年5月29日致命陷阱:野生動物悲歌文章/ 陳柏宏、黃柏崴 攝影/ 陳柏宏 一隻看到人卻不會躲起來的母山羌 不曉得你是否曾在鄉村地區見過三隻腳的毛小孩呢?因工作緣故,我們時常會在山林中穿梭做生態調查,調查動植物的分布及環境狀況。有次夜間調查時,我們在農園邊發現動物的聲音,探頭一看,原來是一隻母山羌。但奇怪的是...
景澤創意2020年8月20日最重要的小事—富錦街社區人行道規劃參與經驗文/吳思儒 寧靜且富詩意的富錦街,是一條看過就會記得的街道。起於六○年代美式城市規劃,富錦街因為附屬於「臺北市民生東路新社區特定專用特區」的控管,長期以來皆保持著多數為四層樓的街屋搭配著十二米道路。無遮簷的人行道上是一棵棵的老樹,綠色隧道於是成為了在地的特色街景,許多文人墨...
景澤創意2020年8月13日百年回眸 看盡淡水河流域的繁華與衰微現在提及台北最繁榮的地方,你可能會想到信義區。但數百年前,那裡還是荒野之地,新莊、萬華與大稻埕等淡水河流經之處,才是最熱鬧的聚落。 清領初期,新莊可以停泊大型船隻,成為物資往來的上下游中點轉運站。在當時,為了預防盜賊與械鬥,還發展出與河流平行的長條狀街屋群,戶戶相連、左右兩...
景澤創意2020年7月28日別讓防曬乳傷害海洋炎熱的夏天,海邊是民眾玩樂的首選,但夏天必備的好朋友——防曬乳,卻讓我們在海中活動時造成海洋的負擔。對海洋生物來說,大海是他們賴以維生的家,當家被破壞時,他們無處可逃。化學物質進入海中危害海洋生物,也因為生物的累積性,可能影響到在食物鏈末端的我們。...
景澤創意2020年7月7日從被遺忘的水圳歷史 看臺北盆地的前世今生水,是人類定居、城市發展的要素之一。但如今走在臺北繁華熱鬧的街道上,你很難聯想起這裡曾是湖澤之地、有過阡陌稻田,過去流經市區的水圳也幾乎被地下化,絲毫不見蹤跡。 臺北,一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城市,很難想像在數萬年前是個湖澤之地,在百年前有著阡陌稻田。如今,這些與水相關的蹤...
景澤創意2020年6月20日「臺北記憶倉庫」正式營運開館茶會臺北記憶倉庫 正式營運試辦夜間開館 臺北城講不完的故事、錯綜複雜的歷史,都濃縮在臺北記憶倉庫裡。位於臺北市北門旁的臺北記憶倉庫-舊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北門倉庫(以下簡稱臺北記憶倉庫)在2019年底展覽結束後,即配合臺北燈節等活動啟動試營運,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景澤創意有限公司經...
景澤創意2020年6月5日台灣曾被視為「日本的大吉嶺」?飲食文化的養成,不只與當地的自然資源、氣候環境有關,也可能被政治與經濟所干涉。茶之於台灣的歷史,最早可以回溯至清代,但當時人們以喝烏龍茶、包種茶為主。台灣人現在最愛的奶茶,它的基底——紅茶要等到日治時期才開始流行,這與當權者鼓勵種植、生產製造有關。...
景澤創意2020年5月8日【臺北城.時光旅】日治時期臺北車站與鐵路運輸火車站是一個城市最重要的進出門戶。臺灣的火車站中,臺北車站是交通運輸量最大、來往旅客最多的車站。從19世紀末設站至今,臺北車站經歷了四代建築變遷,映照出車站與臺北城的關係,也反映了車站在產業發展和運輸角色上的重要性。回溯臺北車站與鐵路的一頁歷史,望見了臺灣山林物資、產業、與...
景澤創意2020年4月27日【極危動物】想要長大的日本鰻鱺每年的「土用丑日」鰻魚節(今年是7月27日),日本就會食用鰻魚進補;臺灣受日本影響而開始有食鰻魚飯的文化,近兩年在雲林口湖也舉辦食鰻節推廣鰻魚。只是日本的鰻魚,有大部分來自臺灣西部所養殖,近年來野生鰻苗數量減少、價格升高等訊息,不但反應了養鰻產業的困境,也隱含著生態危機。
景澤創意2020年4月14日【極危動物】謎樣的存在-林三趾鶉近來黑嘴端鳳頭燕鷗出現的消息令鳥友振奮,不過另一種被列為極危的鳥「林三趾鶉(ㄔㄨㄣˊ)」,卻是幾無音訊。牠雖然沒有鮮豔的羽毛衣裳,且生性隱蔽而鮮少被見,但其特殊的分佈狀態,卻值得我們省思一番。 草叢之中的隱身者 牠在草叢、草地等低海拔地區活動,生性害羞,在臺灣即使是有多年賞...
景澤創意2020年4月9日【臺北城.時光旅】旋轉十三度的北門 臺北城的風水軸線北門為清代臺北府城所遺留下來的城門古蹟,有著136年的歷史。當時,北門為臺北城內通往大稻埕的交通要道,繁華一時。經歷超過百年的時代遞移與政權變遷,北門兩度瀕臨被拆毀,卻奇蹟似地在社會民間爭取之下以原貌保存了下來。如今,北門周圍重新整建為北門廣場,被賦予西區門戶的核心位置,光...
景澤創意2020年3月3日【極危動物】家園只剩50公尺的溪流細鯽溪流細鯽又名日月潭細鯽、日月潭白魚,屬於鯉科魚類,是臺灣淡水魚特有種。牠的性情活潑,善於跳躍,喜歡成群行動,棲息於水流緩慢及水生植物茂盛的水域,以浮游生物、落水昆蟲、飛蚊和藻類為食。
景澤創意2020年2月4日【極危動物】白目的潛水高手—青頭潛鴨青頭潛鴨,鴨如其名,以潛水方式覓取食物,擅於收攏翅膀潛水,這項潛水特技讓牠有了潛鴨名稱。 青頭潛鴨常與其他潛鴨鳥類混群,集體覓食、避敵,好有個照應。鴨群總是呱呱呱地聒噪鳴叫,但青頭潛鴨非常安靜,只有在求偶期會發出粗啞的Graaaak叫聲,其他時節沉默低調,個性膽小羞澀。
景澤創意2020年1月2日【極危動物】掃地覓食的湯匙嘴—琵嘴鷸琵嘴鷸是來自西伯利亞的嬌客,每年從俄羅斯北冰洋苔原地帶遷移至南亞和東南亞沿海度冬,春秋遷徙時過境臺灣。漫漫旅程,長達一萬多公里,而牠們的身軀平均長度卻僅有15公分!
景澤創意2019年12月3日【極危動物】烏溪流域裡的珍稀魚—巴氏銀鮈你知道櫻花鉤吻鮭之於七家灣溪,但知道巴氏銀鮈之於烏溪嗎?臺中市與彰化的界河——烏溪,由流經南投、臺中及彰化的多條支流匯流而成,人們從之取水灌溉,它也承受著來自人們的生活汙水、工業廢水等。而烏溪的中下游流域也是保育類淡水魚:巴氏銀鮈的棲息水域。
景澤創意2019年10月4日【極危動物】藏身蘭嶼溪流—蘭嶼吻鰕虎蘭嶼,在臺東外海上的美麗境地,去過蘭嶼的人,總被其海景收服。因地理上的隔絕,它也擁有豐富、獨特的生態。其中,有一種臺灣特有的淡水魚:蘭嶼吻鰕虎,也只在這裡找得到。 在分布狹窄又數量稀少的情況下,至今我們尚未對牠有足夠的了解,卻已經列在2017臺灣淡水魚類紅皮書名錄中的極危物種。
景澤創意2019年9月6日【極危動物】黑白使者—黑嘴鷗黑嘴鷗是東亞獨有的物種,從繁殖期位於中國的遼寧、山東、河北、江蘇,而後飛往中國東部沿海及臺灣西部沿海地帶,有時牠們也會飛到日本、越南,度過寒冷的冬天。而位於中國的鹽城國家珍禽自然保護區、遼寧盤錦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是重要的繁殖地。
景澤創意2019年8月22日【極危動物】臺灣最大的蝙蝠—臺灣狐蝠神秘的臺灣狐蝠,曾經是綠島人常見的生物,據研究人員的訪問,在民國40、50年代,當地人曾捕捉臺灣狐蝠來食用,只是原先捕捉數量並不多,而後有人濫捕並販賣,以及棲息地的破壞,才讓牠們的數量減少。
景澤創意2019年7月31日【極危動物】為愛而臭的金龜金龜頭部寬大,頭的兩側鑲著黃色線條,但有趣的是,有些雄性金龜的黃色線條卻會在長大時消失,讓整個頭變得焦黑。普遍來說,雌性的金龜會比雄性的金龜來的大隻。每隻金龜龜殼上的花紋都不甚相同,各自展現牠們的獨特。
景澤創意2019年6月5日【極危動物】神話現身—黑嘴端鳳頭燕鷗不久前在高屏溪現身,令許多鳥友大感驚喜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在2000年以前,其實少有音訊,牠在研究燕鷗的學者口耳間宛如神話,因而被稱作「神話之鳥」。牠是鷗類鳥中數量最少的一種,因為太久沒紀錄到,甚至被懷疑已經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