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2新北濕地藝術季

環境藝術

濕地環境教育

社區參與

藝術共創

|概要說明|

自1992年起,新北市政府為改善生活污水問題,透過河岸低灘地構築「大漢溪人工濕地」,從中游往下游依序為鹿角溪人工濕地、城林人工濕地、打鳥埤人工濕地、浮洲人工濕地、新海人工濕地及華江人工濕地。人工濕地是仿造自然濕地的天然淨水環境,同時也提供動植物棲地等附帶效益,提供諸多的生態系統服務。近年因污水下水道接管率提升,以除污用途的人工濕地,逐漸轉型為以提供市民遊憩及自然體驗的景觀環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提供環境教育、生態及休閒機能。

為讓更多民眾能夠親近並認識濕地,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從2017年起,在新月橋下每年定期舉辦「新北濕地藝術季」,透過展示自然藝術作品、市集、展演等形式,帶領民眾走入不一樣的濕地空間,開啟藝術與生活之間的對話,欣賞濕地之美,理解濕地的價值與重要性。2022年新北濕地藝術季將擴大在地社區參與,由藝術家與周邊社區居民與學校師生進行藝術共創,透過濕地中自然素材,合力完成藝術作品。

|操作策略|

以藝術為橋樑展開工程與生活的對話

新北人工濕地作為都會型的濕地公園,除了在環境工程面向具有處理城市生活污水的功能,其營造的環境生態,也提供了生物棲息空間,和人類休閒娛樂的場所。

鑑於大眾對於地景、環境藝術的關注度逐漸提升,2017年執行團隊主動向機關提案,將「大型活動」的工項任務以「新北濕地藝術季」的形式呈現,在河濱濕地進行創作,並於新月橋下展開為期1至2個月的作品展出。希望藉由藝術季作為知識轉譯的媒介與議題推廣的介面,讓大眾能夠透過活動參與來訪河濱,並在藝術品的賞析過程中,進一步認識濕地的功能價值。

促成跨領域的知識交流與合作

「新北濕地藝術季」整合了生態、工程、藝術與教育等不同領域的專業,如何讓不同背景的合作夥伴能夠相互交流,並在理解濕地推廣主題後進行藝術的詮釋與創作,計畫流程與執行方式的設計便成為關鍵。

有別於過往以課程形式介紹基地環境的背景特色、人工濕地的功能價值,111年度團隊透過濕地導覽與環境調查的操作,帶領藝術家與共創團隊實地走訪濕地。希望藉自然環境帶來的感官體驗,以及科學調查結果的呈現,認藝術家可更認識濕地的動植物與濕地淨化水質的運作方式,進而從中獲得更多創作的養分,同時也深化作品論述欲傳達的意涵。

如何不斷創造活動亮點同時深化議題

前三年活動籌辦的主要挑戰,在於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創造活動的亮點。過程中團隊除了邀請藝術家參與創作,也透過徵件、串連合作等方式進行資源的連結。成果展現也從活動初期3件作品,到108年的6件作品與111年度的14件作品。

操作形式也從藝術家獨立創作、邀請志工夥伴協力,到周邊社區與學校的串連協作,活動現場的展演也持續納入更多的形式,包含:講座、工作坊、舞台表演與市集活動等,試圖在不斷擴大參與的過程中,創造新北濕地藝術季的活動品牌,同時也透過活動展演的操作累積河濱濕地新生活意象。

然而,如何讓藝術季活動裡多元的參與對象(社區參與民眾、活動觀眾等)能在藝術賞析、濕地導覽、推廣講座等不同的活動體驗中認識濕地,甚至從中建立起與濕地的連結,讓每一年度的新北濕地藝術季成為河濱新文化,亦是團隊於下一階段的任務目標。

|成果說明|

邁入第四屆「2022新北濕地藝術季」特別邀請創作者一同進入濕地,透過實際觀察與科學方法,理解濕地物理、化學,以及生命之於濕地的關聯,期望透過創作展現出大漢溪濕地所蘊含的多元價值與豐富樣貌。

本年度以「川流堆疊」為題。川流不息的河川為大地形塑多變樣貌,隨著時代更迭,人類與河川相互依存的生活方式逐漸轉變,造就專屬於每一條河流的河濱文化。 大漢溪流域承載著數百年來人類與環境互動的痕跡——從早期人們順應自然,取之於河、用之於河;晚期城市發展為河川帶來污染,人類甚至築起高聳的堤防,將河川阻絕於生活之外;近年城市文明發展日臻成熟,使人們重新意識到河川的價值,試著逐步修復,讓河川恢復原本的模樣。而人工濕地在這之中成為重要的角色,也見證了人與環境互動最真實的當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