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呂其正
迪化街傳統商家一景。圖片來源: Emily Jiang (CC BY 2.0)
每到農曆新年,迪化街一段總是擠滿採買年貨的人們;即使平日,這古意老街上坐落著乾貨和中藥買賣等傳統老店,亦或街角巷弄中的咖啡廳,也總吸引慕名而來的旅人。
迪化街的迪化兩字,是中國新疆烏魯木齊的舊稱呼。在1946年,這條路一度從日式的河合町、大橋町,被改稱為「牛磨車街」。這是日本政權戰敗後,中華民國行政長官公署一度實施的「本土地名」改名政策。
其實在百多年前的清代,此一帶就有這個雅稱,稱做「下牛磨車街」。曾有論者認為,這是當地居民使用牛隻帶動碾臼因而得名。常說人名可以反映氣質,街道也是如此,有些街道名稱能緊緊扣應當地的人文風情,以及過往歷史記憶。
迪化街靜謐街坊中的在地信仰
大橋頭福德廟。圖片來源:景澤創意
而多數人較少機會拜訪的迪化街二段,則是位於捷運大橋頭站,沿著自然有機蜿蜒小巷往北延伸的古老街道。迪化街二段這條小路,北接大龍峒,南通大稻埕,時而轉彎、時而路衝,得以觀察到未被現代化政策截彎取直的漢代聚落街道原型。
沿著迪化街二段往北走,會先看到一間福德廟。在這T字小巷路口,持續環抱與守護這古老典雅的小巷,與東側在此百年多的大橋教會,都是人們心靈的寄託之處。來到此處,眼前所見都是清代造型的傳統街屋,它們持續佇立在此,即便是無言的姿態,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歷史自身的悠遠風情。
再繼續向北一小段路,就會看到「粿仔街」、以四間老店開始發揚聞名的「四崁仔」,還有當地居民採購的重要市場:草埔仔市場。老屋、米食、粿仔、草埔,以及上述提到牛與石磨的「牛磨車街」,這樣的街道名字,與當地的地理環境與地方發展息息相關。
早年臺灣農作一景。攝影:古添喜
傍水而居、與水共生的先民記憶
這裡緊臨淡水河,有小規模的碼頭曾在此設立。百年來,此處都是颱風與大潮來襲容易淹水之處。108年前,從大稻埕一帶的堤防護岸工程緊鑼密鼓地展開,數千數萬的木材、石材,還有四萬多的勞動人次,完成了臺北最早一批堤防工程。但規模與範圍依舊無法完全抵禦兩年後的風災,明治35年(西元1902年)9月初,台灣日日新報的記者就於臺北臨河岸一帶,寫下了相當生動如同現場連線的水災報導:
「風勢甚尤但見大街各戶一齊閉門歇業,又步至媽祖宮口則聞大水已淹沒,港岸有漢陽丸擱在李春生住宅之石墻……至於頂牛磨車下牛磨車等處,皆以地勢尤低為水所困,警務課長知之,除躬行巡視而外併令區長處代為覓船送飯,諸貧民藉以無飢,惟牛埔大水未退一望汪洋……」
相反地,水也是居民安穩生活與勤奮工作的來源。舉凡日常用水,還是精緻美味的粿、糕、粽製作時所需用水;甚至這些米食原料,即稻米的灌溉用水,都是下牛磨車街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福德祠、粿仔街、大橋教會和粿仔街,迪化街二段是如此神奇之處。回顧百年歷史,生動地在此時此刻親臨現場,感受過去先民傍水而居、辛勤耕作的種種過去。
參考資料
蘋果日報,2016,〈林于昉:台北天龍國的街地名為什麽那麼中國?〉。
湯熙勇,2002,《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台灣日日新報資料庫。
台灣日日新報。1902年9月2日 (明治35年),《水災彚誌,稻江風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