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張禾玫
設計/ 廖夢真
大漢溪濕地的誕生
讓我們一起回到大約50年前的大漢溪畔,當時高灘地多作為垃圾掩埋場使用,城市產生的廢棄物被堆放在河濱,而且在臺北防洪計畫下,1960與1999年間一道又一道堤防築起,河濱成為人煙罕至的地區。20年前新北市的下水道接管並不普及,為了避免我們的生活污水直接流進大漢溪,政府將高灘地整理後,改建為人工濕地,並將周邊板橋、樹林、土城一帶居民的生活污水引入濕地,利用濕地淨化水質的功能,將污水處理過後才排放到大漢溪。
大漢溪濕地的現今
大漢溪濕地每日最多可處理8萬8500立方公尺(噸)的污水,雖然與八里、迪化、內湖污水處理廠的每日處理量相差懸殊,但大漢溪濕地的功能可不僅止於淨化污水,它還串連成河濱的生態綠帶,提供許多動植物棲息的場所,也給予人們景觀上「美」的享受,現今更成為市民從事運動、休閒遊憩、環境教育的好所在。
大漢溪濕地位於板橋、土城與樹林的大漢溪河濱,總共有8處,7處位於大漢溪的右岸,1處位於左岸,分別為華江人工濕地、新海一、二、三期人工濕地、浮洲人工濕地、打鳥埤人工濕地、城林人工濕地及鹿角溪人工濕地。推薦大家騎乘自行車,沿著大漢溪自行車道前進,欣賞沿途的濕地景色。另外,也推薦大家到板橋華江橋下的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走走,想更了解濕地,可以去預約導覽,和濕地志工聊聊天,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
2021年是拉姆薩公約(國際濕地公約)簽署50週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是「濕地與水」,強調濕地可以淨化水質,提供人類安全可用的水資源。
濕地到底是如何淨化水質的呢?
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污水經過微生物轉化的硝酸鹽與氨鹽,作為行光合作用所需的養分而生長;另外,植物的莖和葉可以形成物理屏障,攔截、沈降污染物質;植物的根則可以深入到濕地的土壤,將空氣中的氧氣傳到水底缺氧的土壤中,讓土壤中的微生物有氧氣進行分解、呼吸等作用,分解掉流進濕地的污染物質。
此外,太陽的輻射作用,可以殺菌消毒、分解有機物質;揮發作用則是利用某些污染物易揮發的特性,將它們從水體中移除。
大漢溪濕地設計成好幾個單元池,污水流進去後會在多個池子中流動,可以停留約3-5天,在這過程中,水中的污染物質會與單元中的溶氧、植物、微生物、土壤進行交互作用,透過沉澱、厭氧及氧化分解、植物吸收等方式,達到淨化水質的目的。污水經過8處大漢溪濕地之處理,污水水質的RPI(河川污染指數),多可從嚴重至中度污染,降至輕度污染,顯示大漢溪人工濕地可以有效淨化水質。
備註:本圖生物的體型大小並未依照實際之比例繪製。
參考資料
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https://www.facebook.com/ntpcwetlands
想深入了解8處濕地?https://www.hrcm.ntpc.gov.tw/Home/Page?page_id=410
河川污染指數(RPI):由生化需氧量、溶氧量、氨氮及懸浮固體等四項理化水質參數組成,經公式計算得出數值來對污染程度加以分類。(資料來源:https://ppt.cc/fs6Xcx)
更多濕地淨化原理:濕地功能的應用-自然淨水系統 https://ppt.cc/fa47Rx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