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pen!蓬萊小空地
社區營造
空間改造
本團隊在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上的一塊小空地,藉由空間改造及居民參與,看見「這塊地、那棵樹與這群人」的連結,也與「看到這塊地那棵樹的你」連結。
蓬萊的前世今生與可塑性
在日治時代,這塊位於蓬萊町的空地原是一塊花田,在渠道灌溉與農夫照顧之下,春初百花齊放,夏末綠意盎然,隨四季有不同的地景變化。如今這塊地被柏油蓋上,周邊車水馬龍,行人腳步匆匆,土地沒有呼吸空間,沒有生命在此孕育。
在基地調查的過程中,本團隊亦發現到基地左右兩側夾於兩條巷道之間,基地前方有人行道,人與車流動線在基地四周有些衝突點。此基地為公有空地,並閒置長達八年以上,本來基地有圍牆,但於2016年被颱風吹毀,並改為網狀柵欄。
此基地有一大特色,從承德路望去,其後是一棵高達十層樓的小葉南洋杉,在視覺上相當具有代表性。也因為基地在學校附近與交通路線上,也使得此基地有扮演串連生活圈的可能性。
Open!相逢在蓬萊
本團隊在此處舉辦了一場快閃、四場活動,並訪談里長、社區組織、居民、店家、在地學生等,不分年紀與職業皆能參與,一起改造。在與居民一同參與和改造之下,我們將原有的局部水泥地打破,在水泥叢林中增加一處能讓土地呼吸的空間。而這些破除的水泥,我們也將其再製成屬於小空地的街道家具,讓繁忙城市生活多一個可以喘息的小空間。
本團隊期許藉由這塊地那棵樹,重新讓民眾定義,如何在城市中打造城市人的呼吸綠洲,並思考永續的意義。
-
執行時間:2016年
-
委託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
執行團隊:景澤創意有限公司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