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共融讀書會】淺野房世:共融式遊具意義 是去除孩子內心的障礙和隔閡

資料整理|古國廷


時間倒轉到30年前,淺野房世女士為設計共融式公園,在東京一間旅館舉辦工作坊。現場準備許多紙箱、球和膠帶等等道具,讓一般孩子和身心障礙的孩子打造自己喜歡的遊樂方式。


裡面包括緩衝發泡球製作的游泳池,和吊床做成的盪鞦韆,孩子們都忘我地玩著。「接下來有一個很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淺野房世敘述,四十分鐘過後,坐輪椅的小孩躺在板子上,一般小朋友滾動下方的球讓他在上面移動。


原本準備的紙箱,經過一個半小時出現網子,坐輪椅的小孩說想玩扮家家酒,其他小朋友幫忙開洞,做出一個店面。紙箱做成的迷宮,不久之後就有一般小孩推著坐輪椅的小孩走迷宮。


原本互不認識的身體障礙小朋友和一般小朋友,就在這個空間中自然而然的一起玩耍。


「其實共融式公園不是在設計一個空間,而是設計這一些小朋友的行為,」淺野房世說道。


共融是甚麼?

淺野房世參與共融式遊具所在的日本國營昭和紀念公園。圖片來源: coniferconifer。 (CC BY 2.0)


2017臺北政府舉辦共融式遊戲場研討會,邀請學者、民間團體,以及國內外投入相關議題專業者,一起討論共融式遊戲場各面向。其投入共融式設計30餘年的東京農業大學教授淺野房世,也受邀來台分享共融式遊具的規劃設計。


其實19世紀以前,障礙者大多生活於機構,遭受隔離的對待。直到20世紀相關團體開始爭取權益,1950年代西方國家發起「去機構化」運動,主張障礙者回到家庭和社區。

1959年丹麥則將正常化(Normalization)原則寫進法律中,主張障礙者和一般人享有相同的社會生活。


1970年代相關議題在日本漸漸受到重視。從早期的無障礙設計,1980年代主張身心障礙兒童和普通同儕一起學習的融合教育;1990年代強調不分文化、語言、男女老幼差異障礙都能使用的共融式設計(Universal Design),到2000年的社會包容( Social Inclusion)。


「所謂的共融,不是制定一個椅子的尺寸,而是設計各種不同大小椅子的尺寸,」淺野房世比喻,看不見的孩子、坐輪椅的孩子和一般的小孩,他們對於遊具椅子尺寸大小和需求本來就不一樣。


重點是同一個空間中做出多樣性的遊具,「很多人會說:『This is universal design.』追求一種形式,其實共融式設計是小孩盡情共同享受空間。」


「共融式遊具對小孩的意義到底是甚麼,其實就是讓孩子們去除內心的障礙和隔閡。」


共融工作坊的真諦

1990年,淺野房世為日本國營昭和紀念公園設計共融式公園,針對600名小孩和家長進行調查,「比起小孩和家長本身,我們設計者掌握更多更多的數據和實態調查內容,我覺得所謂專家就要做到這部分,」淺野房世分享。


淺野房世於日本國營昭和紀念公園參與設計的共融式遊具。圖片來源: nubobo。 (CC BY 2.0)


除了前期紮實的調查,淺野房世也調查一些團體,了解遊玩的阻礙現況。經過一連串調查,才進入到統合工作坊的執行。


如同文章一開始描述,工作坊於東京一間旅館舉辦,現場準備許多道具讓孩子自由發揮。除了開頭所述的互動情景,現場還有許多孩子自然的遊戲互動發生。


例如工作坊準備的雨通(屋簷邊讓雨流下來的管子)和彈珠,一開始一般的孩子把彈珠放進雨通讓它滾下來。當坐輪椅小孩子慢慢接近,站在最前面的小朋友會慢慢調整角度把水管降低,讓坐輪椅的小朋友也可以玩。

還有用紙箱做成的巴士站,就有坐電動輪椅的小朋友在那邊跑來跑去。過了不久一般小朋友加入,坐電動輪椅的小朋友就載著他跑。

另外泡泡紙鋪在地面上,一般小朋友因為體重輕不會發出聲音,坐輪椅的小朋友經過就會有聲音,在這情況下引發一般小朋友的好奇,讓他自然而然推著輪椅的小朋友一起玩。


「這些都是工作坊觀察到的過程中,是放著不管小朋友也會產生的行為,」淺野房世說道,「其實工作坊不是只追求形式,是了解小孩是怎麼樣變化、成長、互相影響。」


「執行工作坊的意義,就是把小朋友在裡面衍生出的行為應用在公園上面。」像是緩衝發泡球池變成落葉游泳池,而雨通和彈珠也變成公園的一部分,只是彈珠變成橡果。


昭和紀念公園內的橡果。圖片來源: Mr. Brian。(CC BY 2.0)


好的設計需要時間等待

「完成之後,共融式設計最重要的是後續追蹤和評估,比如轉盤太鬆或太緊都會做事後的評估調查和調整,」淺野房世補充,「工作坊之後有對民眾進行演講和教育,比如公園中為什麼有這麼多坐輪椅的小朋友使用,後續有志工對一般民眾說明。」


淺野房世回想,從籌備工作坊、設計到完工,大概需要一年半到兩年。「不知道台灣設計完成到施工要多少時間,但希望工作坊到設計階段可以蒐集當地居民的意見,做出符合當地居民的公園。」


「小朋友在當地成長,地方公園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希望台灣將來每一個地方都有當地居民引以為傲的公園,」淺野房世期待地說。

「我在教園藝治療的時候,常告訴大家植物的成長需要等待,人成長也需要等待。做一個好的東西,大家都可以接受永久使用,也需要時間。」


若想探索更多共融公園議題,歡迎一起參與共融式鄰里公園讀書會

171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