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5年新北濕地藝術季
環境藝術創作營招募

Environmental Art Creation Camp Recruitment

● 背景說明

  為讓更多民眾能夠親近並認識濕地,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長期推動濕地環境教育,且定期在新月橋下舉辦「新北濕地藝術季」,今年即將辦理第6屆。新北濕地藝術季透過展示自然藝術作品、市集、展演等形式,帶領民眾用不同的觀察視角與體驗活動走入不一樣的濕地空間,開啟藝術與生活之間的對話,欣賞濕地之美,理解濕地的價值與重要性。認識作品互動的同時,與濕地的連結也就此展開。
歷程中我們邀請到許多藝術家加入創作的行列,透過濕地現勘及環境教育讓藝術創作的感受更加多元,同時也藉徵件讓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可以共同學習與創作,而各藝術家對環境的回饋讓我們感受到環境體驗與藝術的展示,正在創造新北市大漢溪人工濕地更多元的價值體現。
       經過7年的累積,共辦理5屆藝術季,今年我們延續去年的創作營培力計畫,以濕地環境教育為核心的策展理念,同時希望以濕地環境藝術的傳承,擴大與濕地環境教育與環境藝術的能量,透過永續管理與藝術背景的雙策展人吳思儒與李蕢至,藉由科學與藝術的對話,以人工濕地為連結,邀請新生代藝術家參與「環境藝術創作營」,營隊中提供環境監測、創作培力等課程。新北濕地藝術季期待透過不同的視角,探索在地議題,創造多元社群與濕地環境連結經驗的可能性。這使藝術作品更貼近在地,並呼應濕地議題,深化濕地教育的意涵,同時也將建立更深厚的地方連結。

 

關於大漢溪濕地
       自1992年起,新北市政府為改善生活污水問題,在大漢溪河畔透過河岸低灘地構築「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從中游往下游依序為鹿角溪人工濕地、城林人工濕地、打鳥埤人工濕地、浮洲人工濕地、新海一、二、三期人工濕地及華江人工濕地等八座人工濕地。人工濕地是仿造自然濕地的天然淨水環境,同時也提供動植物棲地等附帶效益,提供諸多的生態系統服務。近年因污水下水道接管率提升,以除污用途的人工濕地,逐漸轉型為以提供市民遊憩及自然體驗的景觀環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提供環境教育、生態及休閒機能。

● 策展人簡介 

吳思儒

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班以及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曾任職於生態實驗室與非政府組織。專長涵蓋體驗教育、參與式規劃、公民參與、流域管理、濕地研究與策劃展覽等,長期關注人文與生態永續議題,致力從跨專業實驗中找尋解決之道。現任景澤創意及川流之島流域學校執行長,亦為貳拾號公民會所與三時生活實驗室創辦人,累積豐富的環境實務與社會行動經驗。策展經歷包括「2017、2018、2019、2022、2023新北濕地藝術季」、「2019、2020年桃園地景藝術節藝術共創展區」、「臺北記憶倉庫」展覽、新竹市美術館《感知自然》等。

李蕢至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複合媒材組畢。臺灣環境藝術藝術家,出生於臺灣雲林縣,居住在臺灣並在世界各地創作。進入大自然之中直接向自然學習,通過自身與自然的關係、物理性勞動以及對有機世界的看法與自然元素建立了聯繫和溝通,以了解其內在的靈魂和意識並詮釋著自然哲學。具二十多年國內外藝術創作、藝術進駐、策展、參與藝術節豐富經驗。

個人網站:https://www.leekueichih.com/

  

● 營隊申請說明

申請資格

  1. 不限年齡,皆可參加,以新生代藝術家為主要招募對象,可以個人身分、學校、工作室等身分報名。 

  2. 對大漢溪河濱生態環境、文化有興趣。

  3. 對使用自然材料的複合媒材藝術創作有興趣。

創作宗旨與規範

  1. 作品理念需融合濕地地景,以人工濕地功能或濕地生態發想,回應濕地與人的關係,並具環境教育意涵。

  2. 使用現地天然材質或可環保回收的材料為主要創作媒材,並優先採用基地內可取得之自然材料。

  3. 作品最終創作執行方式、大小及設置的地點由主辦單位、承辦單位與藝術家三方共同協商後確定。

  4. 作品需放置於戶外展出至少 1 個月,整體作品應配合氣候,堅固、易維護,以耐用性與安全性為首要考量。

  5. 主辦單位可能安排志工協同合力完成藝術作品。

  6. 作品大小請依現場環境規劃適當空間尺寸,因於濕地空間展出,建議作品尺寸不宜太小,以確保作品展示時能充分發揮效果。

  7. 創作期間若遇颱風來襲,因防汛需求,作品需於颱風前撤離到較為安全處,在颱風過後移回復原。

  8. 若同意創作,作品創作者擁有著作人格權。主辦單位擁有該作品的所有權,及使用 該作品之影像及發表之權利,包括研究、攝影、出版、宣傳、推廣等。展期結束後作品需與新北市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協議決定後續處置方式撤除或延續展出。

  9. 須配合期間協助提供創作者簡介及作品簡介以供活動文宣製作。

活動地點

活動辦理地點以新月橋板橋端(https://reurl.cc/Ge3VRv)為主,創作範圍主要位於新海二、三期人工濕地。

創作者權利義務

  1. 需於展覽開幕前 3 週完成作品製作及安裝。

  2. 團隊成員需派員出席工作會議及培力課程。

  3. 需配合主辦單位進行影片拍攝、創作訪談、圖文紀錄等行銷宣傳。

  4. 展覽開幕活動期間需出席創作分享會(車馬費另計),分享作品概念與創作故事。

獎助辦法

  1. 入選團隊可獲得創作獎助金新台幣 25,000 元整。本費用包含作品創作費、材料費、 作品安裝費、製作費、車馬費等。並分為二期支付,可簽領個人領據或開發票請款。

    • 第 1 期款(30%):新台幣 7,500 元整。參與展覽工作會議、培力課程、提交作品計畫書後支付。

    • 第 2 期款(70%):新台幣 17,500 元整。展期間順利完成作品展出及撤場後支付。

  2. 必要參與之培訓課程如有超過1次未出席,則每超過1次未出席,扣除5%創作補助金,以此類推。(例:如A君有2次未出席活動,則扣除創作獎助金1250元)

  3. 入選團隊/個人需配合行政流程,簽署合作備忘錄。

  4. 作品施工期間將辦理保險。

  5. 主辦方將協助蒐集濕地自然素材提供創作使用,當地可得的自然材料包含水稻、竹、 濕地水生植物(蘆葦、香蒲、布袋蓮等)、樹枝、土壤等。其他可考慮使用的材料包含 麻繩、網子、天然纖維布料、木頭或其他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作品施作時若有需求,主辦方可視狀況提供現有的器材與工具。

  6. 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有自行車可提供借用騎乘。


● 辦理單位

指導單位:新北市政府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

承辦單位:景澤創意有限公司


● 相關期程
  • 環境藝術創作營招募:即日起至2025/05/27(二)截止

  • 創作營招募線上說明會:2025/04/30(三) 19:00-20:00

  • 入選名單公告:2025/06/06(五)

  • 【階段一】培力課程:

  • 培力課程一:整體導論 2025/06/13(五)
    培力課程二:濕地導覽及調查 2025/06/28(六)
    培力課程三:環境藝術概論 2025/07/12-13(暫定)

  • 提供作品計畫書:2025/07/25(五) (包含作品中英文名稱、作品說明、尺寸、使用材質、作品草圖或模擬圖、預期放置地點)

  • 【階段二】環境藝術現地創作:2025/08/25-31

  • 開幕活動:2025/10/04 (六)- 10/05 (日)

  • 藝術季展期:2025/10/04 (六)-11/04(二)

  • 作品撤除完成:2025/11/25(二)             

備註: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活動期程、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 報名辦法與繳交資料

若有興趣參與本創作營,歡迎報名線上說明會,以了解更多活動細節。

線上說明會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Tj8dvBPKUocpmAd26

報名創作營者請填寫報名表單,收到報名後我們將於3個工作天回覆您。

創作營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N9Jcchi4apLyD8RX6

聯絡方式

景澤創意楊小姐 / 02-23714597 / anna.yangpj@visionunion.com.tw

​● ​資料連結

Copyright © 景澤創意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02)2581-1365    Fax: (02)2581-3335    E-mail: service@visionunion.com.tw ​   Add: 臺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二段129-2號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LIN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