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臺北市森林願景論壇】
參與臺北市森林願景論壇全員大合照.png
各組進行議題討論.png

活動:臺北市森林願景論壇
活動時間:民國111年7月9日(星期六) 09:10─17:00
辦理地點:臺北記憶倉庫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265號)

臺北市周圍被許多森林圍繞,這些林地空間能如何應用?如何規劃適當的管理政策?歡迎關心臺北市森林的你/妳,一起來討論

【願景論壇】談什麼?
希望蒐集大眾對於臺北市森林經營或使用的想法、結合相關專業資訊,一同凝聚臺北市森林未來願景方向!

【願景論壇】怎麼談?
論壇將透過「主題短講」,促進大家對 #臺北市森林資源 #森林生態系統功能與服務 #臺北市森林議題 的認識,將進行「議題工作坊」,邀請大家針對 #森林經營方向 #環境教育 #步道管理 #公民參與 #森林經營潛力點 #森林的功能與服務指認 進行討論!

​論壇討論成果

​願景一

增進森林生態系多元服務價值
保持對於城市永續的支持
維持森林生物多樣性
認定森林管理的經濟價值
  1. 透過大規模林地試驗了解次生林

  2. 降低行道樹更換頻率,並重視育林及育苗

  3. 步道採用木棧道,有助於固碳

  4. 串聯林地外的其他都市綠地,將都市熱島綠化

  1. 打造生態友善建築,避免窗殺或生態陷阱

  2. 推動公園棲地化

  3. 保護區可培育在地特色植物,促進學術研究及交流

  1. 設施維護與建設

  2. 納入民俗植物及人文歷史脈絡

  3. 結合森林療癒與休閒遊憩,打造友善森林旅遊

​願景二

建立友善利害關係人參與機制
資訊蒐集與交流
建立公民參與機制
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利益權衡
  1. 建立資訊交流平台,使資訊透明並開放大眾共管

  2. 建立公民科學資料庫

  1. 提供誘因,吸引更廣泛的公民共同參與,擴張公民定義

  2. 確保民眾意見有確實傳達

  3. ​建立常態性的公民參與活動

  1. 公民團體與在地社群兩者合作,使理念在地化

  2. 公私有林地需建立責任歸屬機制,教育與補助並行,鼓勵生態工法

  3. 藉由工作坊進行環境教育,舉辦活動形塑認知,最後影響法規

​願景三

建立環境教育與傳播機制
環境教育與日常生活
環境教育現場
  1. 與食農教育、仿生科技結合,設計因地制宜的環境教育

  2. 從日常生活中引發學生對自然環境的興趣,理解其中價值

  1. 利用校外教學或彈性課程的時間接觸環境教育

  2. 推動環境教育認證制度,建立學界與教育界的交流機制

  3. 在校園內引進多樣化的動植物,並讓環境教育持續擴張至校外,

​願景四

建立創新管理機制
公私協力
分區管理方式
  1. 與在地社區合作,將環境教育結合地方學,培力民眾判斷

  2. 與公民團體合作,協助地方管理者經營

  3. 與企業合作,結合CSR、ESG、SDGs等概念

  4. 與大學合作,結合USR概念

  1. 以集水區、河系、生態廊道等方式劃分,進行分區管理

  2. 釐清非正式步道的管理權責

​願景五

建立跨層級合作機制
水平整合
垂直整合
  1. 提高主管機關層級,由更高位的行政機關協助或負責

  2. 制定更高位的上位計劃,如台北市在全球城市中的生物多樣性及森林療癒潛力

  1. 森林經營管理涉及多層面的議題,需跨部會合作

  2. 跨縣市合作,森林經營管理不應被行政區域限制

Copyright © 景澤創意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02)2581-1365    Fax: (02)2581-3335    E-mail: service@visionunion.com.tw ​   Add: 臺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二段129-2號

Copyright © 景澤創意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02)2581-1365    Fax: (02)2581-3335    E-mail: service@visionunion.com.tw ​   Add: 臺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二段129-2號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LIN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