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森林概況
根據「108 年度臺北市林地整體發展建議委託專業服務案成果報告書」,臺北市政府依森林法等相關規定,辦理轄區內之林地範圍認定並建置林地清冊及繪製圖說,共認定臺北市之林地面積為 5867.27 公頃,約佔臺北市面積的21.6%,林地之權屬包含國有(3,024公頃)、公有(492公頃)以及私有(2,351公頃)。公有林地上所覆蓋之森林即為臺北市轄管。
其中公有林地分布於北投、士林、內湖、南港、信義及文山等行政區,多數周邊林地早期作為支持生活所需之資源,近年來除了因為安全需求進行工程整治與作為休閒遊憩使用。
這些森林環境可及性高,是臺北市民除了公園綠地以外,可輕易抵達造訪的大面積自然環境。
臺北市林地範圍圖
保安林+臺北市政府
公告林地範圍
臺北市公告林地
及保安林分佈圖
臺北市山系分布
臺北市的北東南三面環山,所圍繞的大屯、七星、五指、南港及二格山等主要山系,其次山脊延伸主要分布於北投、士林、內湖、南港、信義及文山區的近郊坡地的盆地邊緣,形成淺山環境與社區鑲嵌的空間分布,市民利用淺山自然資源及登山步道休閒遊憩的頻度相當高,也是臺北城市重要的意象。
山林利用發展
臺北市具有獨特的地形、地質及生態條件自然資源豐富,過去曾發展許多相關產業,包括採石、陶瓷、煤礦、溫泉、種植經濟作物、藍染、家畜養殖、茶等產業,而在不同產業之發脈絡發展之下,可見地方森林資源的變化,以及次生林的產生,更隱含著臺北市周邊山系所富涵的豐富人文歷史價值。
臺北市林地經營管理現況
臺北市森林政策基本上仍建構於城市的上位政策,包含了永續、生態與淨零排放等國際趨勢,臺北市森林近年來政策執行可以分為以下幾項。本次以臺北市公有林為起點進行討論,建構臺北市森林管理範例,作為後續推廣其他林地的參考。
公有林示範區
完成林地認定、潛力區盤點、10 個臺北市政府權屬內的公有林經營潛力點盤點,並於 108年進行「臺北市大崙頭山林地示範區調查及營造」。
臺北市10處發展潛力林地
景觀遊憩教育
目前臺北市森林環境教育主要在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內雙溪自然公園以及內溝溪生態展示館等三處場域推動;在景觀遊憩方面於 107 年起推廣「臺北大縱走 」品牌,推動民眾親山並達到促進健康的效果。
生物多樣性
臺北市公有林為臺北盆地森林生態系統中的一環,對整體生態系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其中育有大冠鷲、白鼻心、穿山甲等珍貴物種。
水源涵養與水土保持
民國 94 年成立「臺北市水土保持服務團」,以服務市民需求為導向,提供市民免費法令諮詢服務及現場水土保持技術指導。並編有水土保持查報員,肩負守護山林資源、取締濫墾濫伐,及協助坡地災害勘查等任務。
建構長期經營政策
配合臺北市政府淨零排放的上位政策,建立公有林經營管理經驗,未來將有機會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臺北市長期的森林經營政策。
臺北市公有林政策目標
為維持生態系服務的最佳化,公有政策將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同時維持臺北市大眾當代與未來的福祉最大化為目標,提出以下政策目標:
目前公有林正進行初步示範區經營,以適應性管理概念為基礎,針對每一次的經營管理進行成果的評估,並依據目標修正,期望在在未來可以發展成近自然的森林。
透過適應性經營,
發展成「近自然」的森林
01
森林生態系服務的基礎來自於生態系結構產生的功能,所以維持生物多樣性將有助於維持生態系服務穩定。
生物多樣性
產生及維護
02
森林的支持與調節功能有助於城市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調適與減緩的議題,將可以調節為氣候,也可以減緩全球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災害,相關管理措施應該要能維持最基本的相關功能。
保持森林
對於城市永續的支持
03
森林提供公眾許多生態服務,對於城市經濟有一定的貢獻,其中包含物質的木材、香菇、蜂蜜等,也包含非物質的碳匯、及遊憩、療癒、美學等文化面向服務,相關措施需以維持或優化為目標。
維持森林的
人文社會經濟價值
04
公民參與的過程應該考量所有利害關係者的狀態,盡可能達到友善且公平地參與機制。因此本次白皮書透過論壇辦理、訪談等方式初步歸納各方利害關係人之意見。而未來也將持續定期辦理公眾溝通活動,讓相關森林經營管理政策更貼近社會的情境與發展。
建立友善平等的
政策參與機制
05
回應全球氣候變遷與公眾需求可能會有許多的新需求,應保持部分政策具有實驗精神,保持創新的管理機制。
建立開放創新
的管理機制
07
將依據相關的政策目標,設定長期監測的項目,並透過實際經營管理的經驗逐步建立指標,優化整體監測資料,並擴及相關資料的運用,包含於經營管理、環境教育及社會溝通等面向。
長期監測資料
的建立與運用
09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淨零排放受到重視,森林經營管理也逐漸創新。故讓公眾更加理解相關資訊,將有助於公民參與,促進機關與公有林周邊社區與組織進行溝通,並透過轄管空間提供大眾環境教育的服務,建立相關環境教育與傳播機制。
建立森林
環境教育與傳播機制
06
以永續目標為導向的管理方案,不可避免會遇到不同層級與部門的議題, 建立跨層級的合作機制,將可以有效進行經營管理創新,包含公私有林主的溝通協調,及國家公園、國有保安林、水源保護區等管理機關之聯繫與合作策略。
建立跨層級
的合作機制
08
增加碳匯將是達到 2050 年淨零碳排的關鍵。農林部門碳匯推動路徑,係以落實既有林木管理、新植林木、加強森林經營及保育濕地,以增加林木碳匯,抵減其他部門無法再減量之溫室氣體排放。
加強森林經營
以增加碳匯
10
Copyright © 景澤創意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02)2581-1365 Fax: (02)2581-3335 E-mail: service@visionunion.com.tw Add: 臺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二段12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