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具有豐富的生態系統服務,然而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已開發土地範圍逐漸擴張、森林與其他自然環境的面積也隨之縮減。作為臺灣人口數最多、都市化面積最大的縣市,臺北市尤其具有驟增的人為活動、足跡與開發程度。
近年因戶外教育、環境教育的推廣及認同逐漸普及,大眾對於戶外活動的偏好度上升、需求量增加,臺北市轄內林地尤以親山步道、風景區、露營區的使用率及造訪率也越來越頻繁,因此,民眾對於自然生態的探索意願與環境議題的關注程度也相對提升,也促成了自然資源管理概念推廣的適當時機。
臺北市公有林經營管理白皮書與公民參與計畫
民國 111 年臺北市大地處進行《111 年度臺北市公有林經營管理白皮書與公民參與委託專業服務案》,透過文獻回顧、專家訪談與民間組織訪談,以及願景工作坊及分區的地方工作坊,逐步收斂公眾之意見,形成草案。過程中搭配環境教育與傳播工作,且結合線上參與平臺邀請更多市民一起共同討論。期盼最後可以整合專業與民意的需求,提出臺北市公有林經營白皮書。
森林經營管理現況背景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 ( 以下簡稱大地處 ) 配合國際趨勢、國家整體森林政策以及淨零排放等目標,分階段進行臺北市林地管理推動,首先進行林地的清查與認定,並搭配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放政策進行相關工作的推動與規劃。以可直接經營管理的公有森林為起點,透過相關政策建構臺北市森林管理的範例,作為後續推廣到其他林地的參考。以下說明脈絡背景:
國際森林經營管理趨勢
近年來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下相關的國際趨勢,逐漸開始有自產林業的討論。沉寂許久的林業,也在政府的協助下,逐漸展開與國際接軌。民國 103 年國內取得第一張森林管理委員會 (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 認證 ( 曾宇良 , 2015),開始重新推廣臺灣林業利用,近年來更加強推廣有關森林產業的加值、林下經濟、原住民共管等政策,同時隨著國際與國家淨零排放政策的推動,森林管理朝向了更加多元目標的發展趨勢。
臺灣整體森林發展脈絡
臺灣早期山區森林多為原住民活動範圍,後由日本統治始發展林業,並至國民政府後林業皆持續運作。隨保育運動興起,禁伐天然林之政策與水土保持觀念逐漸受到重視,後續森林利用多以保育為主。近年來因森林多目標經營及生態系服務價值興起,碳匯、國產木材等議題成為臺灣森林管理下一步的目標。
相關上位政策
2050 淨零排放
根據 IPCC,淨零排放 (Net Zero) 指的是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內,全球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扣除人為移除的量等於零。 溫室氣體來自生活和生產活動的過程中,使用能源和資源造成的排放。實踐淨零排放目標需要先瞭解排放來源,設法讓生活和生產活動的進行可以和能源、資源的使用脫鉤,做到從源頭減少排放。
臺北市 2050 淨零排放行動白皮書,以 「由公而私,由內而外」 為原則,針對住商、運輸、廢棄物及農林四大部門因地制宜規劃減碳行動,訂定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著墨於全市整體如何增加碳匯,包含增加綠地面積植樹,加強行道樹公園綠地、濕地保育與森林資源管理以增加樹木碳匯,此議題也將是近期國際關注趨勢。
永續臺北生態城
「永續發展是讓當代人類的需求和願望能夠達到基本滿足的同時,也能保有後代子孫發展機會的模式」,臺北市政府將臺北市永續發展願景勾勒為:「永續臺北生態城」,發展願景乃冀於環境保護基礎下追求健康生態的環境資源循環共生,並透過經濟發展手段追求效率生產的經濟科技智慧成長,最終達成社會安全公義目標下公平生活的社會安全進步共享願景。總目標為:「建構兼顧環境資源循環共生、社會安全進步共享、經濟科技智慧成長的世界級首都」。
森林碳匯
為解決日益嚴重的二氧化碳問題,除了要加緊佈建無碳再生能源之外,如何增加碳匯將是達到 2050 年淨零碳排的關鍵。農林部門碳匯推動路徑,係以落實既有林木管理、新植林木、加強森林經營及保育濕地,以增加林木碳匯,抵減其他部門無法再減量之溫室氣體排放。
生態系服務價值
生態系服務為近年國際趨勢,中央政府具以積極推動多元型態森林經營,期盼森林的利用可以更加永續也符合臺灣社會的實際需求,同時森林的碳匯功能隨著國際淨零排放趨勢逐漸受到重視。本處近年積極推動坡地保育、森林育樂、步道管理、環境教育及相關森林資源的盤點,並規劃森林示範區營造,期許臺北市森林能發揮多元生態系服務價值。
Copyright © 景澤創意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02)2581-1365 Fax: (02)2581-3335 E-mail: service@visionunion.com.tw Add: 臺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二段129-2號